时间已经静止,空间顿然消失。
转眼间,我们已经置身地球村里。
电子线路使得人类社会会成为
一个紧密相连的群体。
新成长理论
全球资讯网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已经远达网路的瀚海之外了。当个人及公司坚守网路经济学的原则时,网路的浪花已经冲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改变。我们指的不是媒体业界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工具,而是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调通状况。有些改变是进步,有些改变只是使情况更糟。但是,这一切都很难有定论,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同,看法也不同。
全球资讯网是资讯时代经济体系的缩影、是人类聪明才智足以战胜物质世界的证明。它不只是一种新的媒体,更是一种商业活动的基础架构、创意交流的全球性管道,同时,也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宇宙。这个宇宙汇整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资讯量,让人自由地交换汲取。很多网路公司的股价这么高,就是因为网路是由最值钱的资产所组成的,那就是智慧财产。大部分人都只注意到这些替人架设网站妁软体公司,但是,在这波潮流中受影响最大的却是各产业中的主流企业,而主导这些变化的正是消费者。
主张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是网路企业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好的朋友。真正的资本主义者相信完全自由的市场才能有效率地运作,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才能自由地与顾客互动,不用受制于昂贵的交易成本,也没有沟通的障碍,更没有中间人的剥削。全球资讯网完全符合这样的条件。的确,全球资讯网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市场,有时候就是太有效率了,以致于很难获利。很多在网路上设站营业的公司都抱怨很难保持竞争优势。网路上的顾客拥有充分的权力,不仅希望样式要多、服务要迅速,甚至还希望“俗搁大碗”。
当网路上的公司愈来愈多的时候,价格竞争的压力就会愈来愈大。哈佛商学院的副教授史维奥克拉说:“我们将会看到自华顿(Sam Walton,华尔商场的创始人)进入零售业以来,最严重的削价竞争与价格压力。”书籍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亚马逊书店的创始人贝若斯指出:“传统书店的净利通常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说,每卖二十块约可赚六角到一块钱。在全球资讯网上,贝若斯看到的是成本要低、销售量要大,但竞争却十分激烈。他说:“我们甚至不敢奢望有传统书店的利润。长期而言,网路的获利空间应该会更低,因为在网路中购物,消费者可以自由地货比三家。”
一桩生意赚不到几毛钱,听起来网路生意的前景似乎很黯淡。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检视它的话,你的看法可能会完全改观。亚马逊不是真正卖书的书店,它卖的是与书相关的资讯。作者与出版社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书籍本身,但是亚马逊在书籍之外,又增添了书评、推荐、建议、新书介绍、即将上市的书讯、使用者介面、及志趣相投的读者社团。因为它卖的是书的资讯,所以只要读者看完这些资讯就购买书籍的话,它就能获利。没错,亚马逊当然花了一些心力帮你安排寄书到府!但是认真说来,你所付给亚马逊的不是书款,而是资讯费。
假如销售量够多,贩卖产品资讯也是一个获利甚丰的行业。在网路上销售资讯的成本比传统砖墙水泥商店的营业成本低得多了。传统商家店面的建造、租用及维护等固定成本很高,堆积如山的存货更是沉重的开销。但是在网路上,你卖掉一项资讯,还会有无数个同样的资讯可卖。这就是智慧财产的魅力。许多的产业都有这样的特性虚拟葡萄园卖的不是酒,而是与酒有关的资讯,而汽车网站卖的也不是汽车,它卖的是汽车的资讯。诸如此类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如果人们还是用传统的经济理论解析网路世界的话,当然会觉得网路经济的前景很黯淡。十九世纪初期,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主张: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会使薪资下降到只够维持基本开销的地步。另一方面,因为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所以消费者也可以买到平价的物品。同时,劳工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业者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劳工的薪资不会上扬。这就是所谓的“报酬递减法则”及“工资铁律”。就是这两个理论让历史学家卡莱尔(Thomas Carlyle)将经济学称为“忧郁的科学”。虽然,与李嘉图同时代的马尔萨斯可能是经济史上最悲观的学者,但是最能精确定义这种深沉悲观论调的人却是李嘉图。
网路经济学与过去这种忧郁的经济学是全然不同的。在网路的经济体系中,公司不一定要为了市场占有率而激战,市场的大饼也不定是有限的,更绝少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出现。相反地,我们正朝着一个新的纪元迈进,在这个新纪元中,价值创造是一切的基本。书籍、软体、知识,以及所有智慧财产的总消费量可能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像的。业者不用再争夺市场大饼,因为只要业者能够创造出具有价值的产品,就能让市场的大饼愈来愈大。只要你所销售的资讯产品能够拥有自己的消费群,公司就会顺风扬帆。
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股价很高、但是盈余很低,甚至没有盈余的高科技公司罢!即使这些公司的支出比收入还高,但是这些公司的员工还是一样在创造价值,并按月领薪水养家活口。这些公司成功创造出全新的市场并引起大众的瞩目。比如说,雅虎及InfoSeek也许还没赚到什么钱,但是他们一直在创造有价值的产品,而且社会大众也都肯定并鼓励它们的作为。
其中有些发展可以用所谓的“新成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来诠释。最能诠释新成长理论的是科罗拉多州长之子、史丹福大学年轻的经济学教授罗默(Paul Romer)。基本上,罗默的诠释仍然承袭亚当史密斯的自由市场原则,但是某些主要的论点则有所不同。传统的经济观点只考虑两种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力。罗默则认为科技也是重要的因素。
传统的经济学家通常把汽车、电脑等这类的科技发展视为一种意外的好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但是,新成长理论却认为:人类投注在科技上的心力愈多,科技的发展也就愈快。单靠个人的努力而侈谈提升科技发展的话,的确只能凭运气。但是,当很多人都在研究类似的问题时,其中一定会有人能够创造出某种有价值的东西。罗默认为,科技不是经济学的外围,而是经济学的中心。因此,当我们贡献愈多资源在科技上时,我们的经济成长就可以不断地提升。
罗默认为创意能导致经济的成长。以前,美国的经济是由制造业主导。生产线上员工的职务就是重复进行机械式的工作,公司并不鼓励员工发挥创意,改进制造流程。二十多年来,这类的工作机会一直在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要求员工发挥创意、开拓市场、及改进制程的工作机会却直线上升。正如罗默于《富比士》(Forbes)杂志中所说的:“自今而后,认知技能的价值将会愈来愈高,而非技术性劳力的价值则会逐渐式微。”
这些因素说明了为什么全球资讯网是一个充满无限商机的世界。全球资讯网是个创意的世界,没有任何的制造业。公司内部主管网路策略的人必须经常注意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行销产品、连紧顾客、以及是否有新的图形设计及营利方式。这些创意可以为企业带来成长。这种成长是在不夺取对手生意的情况下,把经济大饼变得更大。这个宇宙中有无限的创意等着我们去发掘,而运用知识的方式更是无法计量——其中有些甚至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新兴网路公司及网站之职责所在,就是寻求并运用这些有价值的创意。
罗默对于垄断独占的看法,也和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不同。李嘉图认为垄断是有害的,而且也不大可能会真的存在,因为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小公司为了拉生意会走出低于大公司的价格,好蚕食市场占有率。然而,如果真的有独占情况发生的话,也是一种有违常现的现象,政府应加以干预。
我攀及看得出来,这种想法不太能套用在高科技产业上。在高科技的产业中,垄断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且产业的变化速度很快,即使政府有反托拉斯法令,业者本身也无暇兼顾这些律令规章。比如说,微软就掌控了个人电脑作业系统的市场,英特尔也是微处理器市场的垄断者。作业系统及晶片设计的成本门槛非常高。即使对手能进行削价竞争,但是这两个龙头公司还是能够维持垄断独断的优势,因为他们的技术已成为业界共通的标准了。即使是实力坚强的IBM OS/2系统都无法突破微软的封锁。
罗默不仅认为垄断在高科技产业中是无可避免的,他还认为垄断是有益的。例如,当网景的创始人发现到,他能在整个全新的处女市场中取得垄断的机会时,他就会积极寻求创意并一手创造出全新的市场。但是,这并不表示网景能永久垄断市场。总而言之,罗默认为政府应该尽量不要干预,随着产业生态的改变,这些公司自会调整生存的模式。在全球资讯网上,新兴的软体公司及媒体公司不停地在努力寻求新的科技及其应用领域,冀望能在自己发现的处女市场上扮演垄断者的角色。在他们勇往直前积极寻求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最终受惠的还是社会大众。
工作机会的转移
到目前为止,每个人都认为电脑科技是工作机会锐减的罪魁祸首。在公司决定裁员与再造的过程中,科技的确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许多产业都有这种情况,如银行、保险公司、制造业,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司。此外,网路上司空见惯的自助式服务恐怕也会让更多类型的工作逐一消踪灭迹。
但是,整体而言并没有证据显示,电脑化是引起大规模失业的原因。美国华盛顿特区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资深经济学家安德亚森(Arthur Andreassen)就说:“问题不在于科技是否使工作机会锐减,而是在于科技带给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影响。”安德亚森指出,科技确实使得某些工作变得无用武之地,但是,它同时也创造了其他新的工作机会。所以整体说来,科技的影响还是正面的。
汽车与软体就是很好的佐证。目前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约是八十万。这个数字与一九五零年代中期的统计数字相同。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四十年来,美国人口的总数已经增加一亿了。另外,高科技产业也一直是欣欣向荣。举例来说,根据劳工统计局的统计,美国电脑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从一九八四年的五十万增加到一九九四年的一百万。该局甚至预计到了公元二千零五年时,该产业将会需要一百八十万个全职员工。假如新成长理论正确的话,这个估计值可能还太低了。
随着众多产业加速运用网路经济学的原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与网路相关职场中的现象将愈演愈烈。不仅美国如此,全世界亦然。当然,这并不是说凡是害伯成为人事精简对象的经理、被裁员的工厂员工、以及被电脑汰换掉的服务人员都应该要变成网路专家。但是,他们应该要了解科技,尤其是网路,正在改变他们的工作及产业。所以,他们应该要寻思如何顺应趋势,而不是与之对抗。
普林斯顿经济学家克鲁杰(Alan Krueger)的一篇研究报告经常受到各方的引用。该份报告指出:在职场上需要用到电脑的人,其平均收入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十五。另外一份针对房地产经纪人所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懂得将电脑运用于工作中的经纪人,其年收入是固定底薪的两倍,比不使用电脑的经纪人多出七万四千美元以上。这些研究报告只是提供我们一个大略的参考,因为,实在很难准确计算使用电脑的人到底比别人多赚多少钱。但是,其结论是不容置疑的:懂得使用电脑的人的确比较吃香。
懂得使用电脑可以激发创意与学习新技能,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也比较具有优势。这种优势是很重要的,因为能否走在科技的最前线,可是攸关生死的大事。西北大学的经济史学家墨克(Joel Moky)也说了:“科技的改变本来就是很残酷的过程。它能够在你最无助的时候,让你一向拥以自重的技能变得一无用处。”美国联邦储备局的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科技快速变迁的副作用”一文中也说:人类的技能将很容易受到科技的影响而变得无用武之地,其速度之快可能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
在一九八零年代,一般人最忧心的是制造业的陨落以及低薪资服务业的抬头。如果这种新经济体系成真,大家都很担心煎汉堡会成为最抢手的工作。这样的预测并不是很准确。虽然传统的工作机会的确一直在减少,但是取而代之的工作机会实在是比大部分人想像的要好得多了。在目前的美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工作不是煎汉堡的高手,而是擅于烹调“位元”的专家。
懂得运用新科技的人愈来愈多,其中大部分人的职业都直接或间接与网路相关。到底有多少工作与网路有关呢?这实在很难说。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在每个劳动阶层中,与网路相关的工作机会显然已经逐渐增加。现在,那些精通网路的孩子已经懂得在校园外打工,替人写写网页,每个小时赚上二十、四十、五十、八十美元不等的外快。有些甚至在校园里就有类似的打工机会了。在九零年代的今天,几乎每个电脑怪胎跟科技野人都能开设网路连线服务系统或替人规划纲站,这种热潮就跟八零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开录影带店的情形一样。像旧金山及纽约这种高科技的都会里,专门提供个人及公司行号网路连线服务的公司至少就有一百家以上,而这些公司通常是以收取月费的方式提供服务。
自从一九九四年以来,网路就创造了许多的工作机会。其中很多都是由各产业中的大公司所提供的。《网路周刊》的研究指出,大部分“财星前五百大企业”的公司都设有网路部门。这些网路部门的规模都不大,其中半数的公司都只雇用二到五人。但是,有百分之十二的公司,其网路部门的员工人数在二十人以上。这些员工的薪水都相当高,尤其是网站经理或是发展网路策略的主管,大约有百分之六十八的网站主管年收入在四万五千美元以上。
公司发展网站,造就出各式各样的工作机会,其需求的人才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些甚至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层次。《网路周刊》的研究也指出,很多的职称在几年前根本听都没听过,如数位通讯专家、电子行销经理、网际网路发展师、安全管理师、新媒体经理、网路服务主任、网站内容经理、网路应用发展师、多媒体技师、线上内容发展师。此外,从该调查的回应者中,也发现一些相当有创意的新职称,如网际指挥官、网路大师、网路女皇、网路巫师,更超级的是——网路女神。
政府需要轧一角吗?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是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他最著名的一项理论是:高失业率只能用高政府支出对抗。他认为政府能创造工作机会、刺激经济成长、并控制经济发展。出口从罗斯福总统采用凯因斯的理论推行新政并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以来,凯因斯的上述论点就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智慧之言了。战后的大专学生都是从萨孟逊(Paul Samuelsoft)的教科书上学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萨孟逊本人就是凯因斯学派的学者。连尼克森总统( Richard Nixon)都曾语带幽默地说:“现在,我们个个都是凯因斯学派的专家了!”
凯因斯学派的经济政策一直都是工业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但是,这一切也是有时而尽的。当柯林顿总统在一九九六年的国会演讲中揭述“政府主导”切的时代已经结束”时,似乎也宣告了后凯因斯时代的来临。纯粹的凯因斯经济学说已不再受美国两大政党的采用。各方的压力都在督促政府要减少支出、精简人事、并将主权还给企业界及家庭,因此政府也大幅减少运用公共支出以刺激短期经济成长的措施。
如果凯因斯的理论已经凋萎,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来取代它?在高科技的自由市场中,我们还需要政府来轧一角吗?罗默就主张政府仍应主导新科技的投资策略。但是,有些自由主义者认为:一九六零年代,美国五角大厦的某个研究单位能够发明网际网路只是单凭运气罢了。然而,罗默却认为这是政府懂得分散投资的收获。同时,罗默也认为将来政府应该增加这方面的投资,提供经费补助个人科技研究。与其出手干预短期景气循环,还不如为长期的经济成长插秧播种。
然而,这并不是说政府就有权决定科技的应用,网路清流法案(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遭到强烈抗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法案在基督徒联会及其他宗教团体的支持下提出,于一九九五年附属于电信改革法案下通过国会的审查。该法案的目的是想禁止有碍风化的资讯进入网路。但是,在一九九六年六月,费城法院认为该法案违反宪法言论自由的精神,所以判处法案无效。
没有这种宪法保护的国家就比较容易制肘科技的应用。比如说,蕞尔小国新加坡就是亚洲第一个通过法令阻止所谓[网路滥用”的国家。新加坡对于非法与颠覆性资料的定义如下:“凡是内容让人民仇视或唾弃政府,或煽动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者都与法律相抵触。”法令的定义很模糊,但却足以让人过目难忘。新加坡有三百万的人口,而且是全球上网人口比率最高的国家。因此,世界各国的政府及网路用户都应该密切观察这种监审作法的后续发展。
不断加速的科技变迁
即使时空变迁,科技改异,网路经济的九个原则仍然经得起试炼。因为这些原则都是从供需原理、人类行为、及常识中推演得来的,所以,不管有多少科技问题尚未厘清,这些原则都是亘古不变的:网站的品质永远比访客的数量重要;网站的行销者永远要重视网站的功能,而不是曝光率;消费者给厂商个人资料,总是希望厂商有实质的回馈,网路消费者总是宁可有自我服务的机会,等等。
但是,这并不是说科技的变迁不重要。从平常的生活及媒体的报导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科技日新月异,不停地快速变化,而上网行销的过程与细节都深受这些科技变化的影响。
目前在业界引起最多争论的科技问题可能是:大部分的网友会继续使用个人电脑遨游网际?抑或是有另一种全新的“网路电脑”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并且还有咱力成为更便宜好用的资讯工具?
微软的总裁比尔盖兹对这个问题有若干的看法。他认为未来个人电脑的体积会更小、价钱会更便宜,而功能会更大——他当然是这样预测罗!但是,他也认为未来的个人电脑会有一项主要的变化,那就是:只要一开机,电脑就会与网际网路连线,这点和现在要拨号才能连线上网的繁琐过程可就大为不同了。
这样的预测其实就是预言网际网路将会坐拥有线电视台的某些特质。目前网际网路的传输方式是将资料分割为无数个位元小封包,然后透过一般的电话线及拨接数据机传送。用户只需用滑鼠点选超链结,或者键入网址,就可以收到这些资料。但是,在很多人同时使用的尖峰时段,网路就会塞车。
拥有有线电视特质的网路可能就没有这些“分封交换”(packet-switching)的问题,因为讯号是经由线路不断地传输而入,所以消费者不用到远端调取资料,只要转台到所需的频道即可。连线的速度快也会吸引电脑用户经常上网,甚至把网际网路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尔盖兹也预测,有线数据机及更快速的数位电话线会很快使这个景象成真。至于完全成熟的“影音传递”技术则还言之过早。这是因为受限于网路主干本身的特性,所以伯纳斯李也说,这样的科技可能要到下一个世纪初才会达成。
谈到基本的电脑设计,微软的对手可就另有一番高见了。升阳公司的麦克尼利与资料库软体巨人甲骨文公司(Oracal Corp.)的艾利森(Larry Ellison)认为,网友不需要购买容量大且价钱昂贵的硬碟机来装设复杂的软体。艾利森在介绍网路电脑(NC)的概念时曾说,电脑产业的新重力中心是网路,不是个人电脑。
网路电脑预计将在一九九七年量产,售价将不超过五百美元。网路电脑的用户不需再到店里购买昂贵的软体,只要在需要的时候,从网路上租用并下载软体就可以了。麦克尼利认为,这就是“爪哇”最精采的地方。只要是用爪哇程式语言编写的软体,“就可以在任何电脑上使用,既快速又安全。”这样的工具一大概和咖啡机一样容易使用,不需要再摸索复杂的硬体与软体等细节。
比尔盖兹则质疑麦克尼利的看法。他认为消费者喜欢的是功能齐全的个人电脑,而不是一架什么配备都没有的终端机。虽然将来的电脑价格还是很高——一架新型的电脑可能索价要二千美元以上,但是,这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比尔盖兹说:“在同样的价格下,现在的消费者总是选择功能配备更齐全的品牌。”但是,这点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新的价格竞争已经迫使比尔盖兹运用影响力劝服康柏(Compaq)、戴尔及其他一流的厂商推出售价不到一千美元的全功能个人电脑,以缩短网路电脑与个人电脑之间的价格差距。在这场争战中,比尔盖兹似乎还是有办法略胜一筹。
另一个引发热烈争论的问题是网路电视。这是一种大小和视讯转换器相当的装备,售价不到三百美元,它的一端接上电视或录放影机,另一端则藉由电话线与网际网路连线。这种网路电视最终还是会透过电缆线或卫星接收器传送。基本上,网路电视就像电视频道一样,消费者只需坐在沙发上按遥控器就可以了。飞利浦、新力及其他消费性电器公司都有卖这样的机器。另外,电脑公司Gateway 2000也有销售。
过去也有这样的设备,不过都卖得不好。记得飞利浦的CD-I,也就是通称的“想像机器”吗?你可能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九零年代初期,飞利浦倾全力促销,宣称它是父亲送给孩子的最佳圣诞礼物。这是一个类似多媒体光碟的放影机,可以连接到电视上玩电动游戏、查阅百科全书、参观博物馆及其他有趣的活动。原来的定价是一千美元,即使飞利浦一再降价,但还是没什么销路。
后来,很多大型的有线电视及电话公司又发明了“互动电视”。还记得五百个频道的期望吗?记得那些互动式的电视购物与银行服务,以及有奖竞赛与随点随播的电影吗?因为消费者不甚感兴趣,再加上技术性的问题,所以大部分这类的创举都宣告失败。直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不怎么喜欢与电视互动。他们只想跌坐在沙发上,转开电视,关掉思考能力,然后行使宪法所赋予他们的权利——让眼睛盯着荧幕,脑筋转为空白。此时,他们就更能体会到互动电视实在是个自打嘴巴的捞什子。
这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网路电视都老吃败仗的原因。电视是娱乐用的。上网漫游也是一种娱乐,但是娱乐却不是网友上网的主要目的。一旦上网之后,人们就完全处于搜索资讯的状态。如果人们不再靠桌上的滑鼠与键盘上网,而改从沙发上遥控的话,网路就不再是由网友主动掌控的互动式媒体了。
一般人很可能还是不会喜欢坐在客厅沙发上看荧幕上的文字或图形。人们之所以看电视,不只是想看精彩刺激、制作成本高的影片,同时也希望故事能有头有尾、交待清楚。网路是一个资讯紧密连接的世界,它没有头尾、甚至没有上下。未来的电脑在播放影片的功能方面的确会愈来愈好,同时,未来的电视也会具有愈来愈多的电脑功能。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坐拥两种不同的机器,让电视归电视,电脑归电脑。
媒体宇宙的大霹雳
过去几年来,网路的骤然降生犹如“大霹雳的前十秒钟——刹那间,眼前诸象皆改观,”贝若斯如是形容道。他也引用宇宙理论比喻这些变化。他说,大霹雳之后,宇宙就进入一个比较缓慢的成长期,同样地,我们现在也看到新的媒体景观正在眼前逐渐形成。“此刻,我们已然进入星球的形成期了,”他说。
新的媒体景观是如何发展出来的?“时间已然静止,空间顿然消失。转眼间,我们已经置身地球村里。电子线路使得人类社会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群体。即时的资讯不断地源源而入。新的资讯才刚抵达,另一波更新的资讯随后也跟着报到。”
这是麦克鲁汉三十年前所写的一段话,用来形容全球资讯网却是再贴切不过了。在麦克鲁汉的地球村里,人类可以亲眼目睹遥远异国文化里所发生的事件。一般都认为电视时代的来临已经使地球村梦想成真了。自从一九八零年代CNN开播以来,全世界都可以收到即时的新闻,只要新闻事件一出炉,全球的人类就可以收看得到。
但是,从某方面来说,大众媒体并没有使全球的人类更能互相了解。大众媒体的胜利并没有造就团结的地球村,却让全球的人类更容易注意到少数几位表现杰出的艺人。用保罗赛门(Paul Simon,歌手)的话来说,就是“源源而入的资讯,忽而清晰,忽而断讯”,其结果不过是造就了一些“关系不怎么密切的百万富翁与亿万富翁”。假如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一个地球村的话,那么我们大概只认得市长玛丹娜、警长阿诺史瓦辛格、沿街叫卖报纸的布立兹(Wolf of Blitzer,CNN的资深政论家),以及村里的头号大傻瓜金凯瑞。然后,整个村庄都被迪士尼及时代华纳买下,而且他们还和麦当劳、可口可乐签下合作行销策略。
只有在全球资讯网上,麦克鲁汉的预言才可能完全实现。在一九六七年出版的《媒体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一书中,他用一幅画面阐释其“电子互赖”的观念。在该画面中,一群非洲村民围绕在部落里一名说故事者的身旁。远端的观众不但可以看到这个场面,还可以对故事内容有所回应,因为在真正的地球村里,平凡的村民是可以参与其中的。麦克鲁汉的某些文字显示,他似乎对自己所勾勒的前景感到不安。当他描写到全世界终于可以互通声息的时候,乍然响起的部落鼓声却反而让人倏然惊慌失措。但是他大部分的笔触还是很乐观,深信人类终将打破时空的隔阖即时通讯。事实上,我们很难从麦克鲁汉的读者中找到对地球村境界的理解完全相同的人。也许,这就是麦克鲁汉希望见到的情况。
每个人所勾勒的未来世界各有不同。但是,我们总是可以归纳出一些端倪。为了因应下一世纪诡谲多变的媒体景观,广告界巨匠麦肯公司(McCann-Ericson Worldwide)已经着手进行相关的研究。该公司预测将来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称为“科技乌托邦”。凡事皆如大公司所遂。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媒体配备,而且透过这些配备传达出来的讯息,会让消费者一直不停地采购。厂商的广告讯息总是能百发百中,顾客的回应也都一如所期,广告与传播媒体水乳交融,行销人如同置身天堂。
第二个场景称为“有钱的是大爷”。在这个环境中,厂商苦不堪言,有钱的消费者却乐不可支。只要付钱订阅就能享有高水准的媒体服务,包括电视特别节目、现场体育报导、有价值的资料库、优良的杂志及新闻报导等。所有的优质网站就像是电视的收费频道一样。付费之后,你就拥有掌控权,能享受便利并完全避开广告的打扰。智慧型代理人软体会替你找到你所需的一切、安排信用卡付费、并过滤广告。于是,那些付不起钱的次等公民,就只能在充斥广告的免费电视上,观赏那些污染、心灵的“残羹剩菜”。
最后一个场景称为“朝生暮死”。媒体一窝蜂不停地打探最新最伟大的发明,却很少费心去审验品质,只要新的产品一露脸,消费群就一窝蜂涌向前,没多久之后,却又将之束诸高阁;市场上一团混乱,只看到反科技人士与高科技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激烈地争辩,而大部分的人只能面面相顾、莫知其所云;有少数的科技公司创业有成,但是也有很多公司一败涂地;大型的商业联盟时有所见,但是,屡屡在消费者转移注意力之后,树倒湖孙散。
这个场景对我们而言应该不算陌生。很多都是身在九零年代的我们所亲身经历过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团混乱是很有趣的,因为它正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运作的缩影。根据麦肯的预测,前两个场景是不太可能发生的,而第三个场景代表的不仅是目前,也是未来。但是,场景中所有的一窝蜂终究只是过眼云烟。我们在观察新景观形成之际,更必须坚守网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不要被这种乱象搞昏了头。
麦肯对三个场景的描述似乎都离不开一个中心思想:全球通讯科技的未来完全掌握于电脑使用者手中。很多人都不认为一般的凡夫俗子能够对电脑网路产生多重大的影响。比如说,在经典巨著《一九八四》中,欧威尔(George Orwell)描写了一个令人寒毛倒竖的未来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中央极权使用通讯科技是为了操纵每个人的生活以达成社会整体的目标。此书一出,“老大哥”政府的阴魂就经常蟠据在人们心中。
和欧威尔同时代的布希(Vannevar Bush)则持相反的意见。他认为资讯科技的发展不仅不会造成极权政府,反而会将更多的权力移转到一般人手中。他称人类的知识为“伟大的纪录”,并希望有一天人们能运用它创造伟大的事迹。布希写道:“科技已经为人类造好一间舒适的房子,并教导他们如何在其中健康地过活。虽然,科技足以让人类手执利刃互相残害,但是,它也容许人类运用周遭的伟大纪录以创造自身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除了受役于科技之外,人类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善用科技所带来的自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